前任品管高層現身說法:為何特斯拉車子的問題這麼多?妥善率低落是如何造成的?
特斯拉是技術卓越但品質落後的奇葩車廠,這點相信連車主也不會反駁,但今天來自前特斯拉品管高層的一番證詞,則會讓大家更清楚特斯拉並非真的不懂做車,一切的根源,可能是他們「選擇」後的結果。
曾任特斯拉品管副總裁的菲利浦錢恩 (Philippe Chain) 在最新一系列文章中,揭露了特斯拉與馬斯克對於所謂車輛品質的獨特見解;這些親身經驗也可以印證坊間傳言:首批出廠的特斯拉電動車問題很多不該買。
錢恩表示,傳統車廠需要花半年修正的問題,在特斯拉大概只需要五天就可以完成,憑藉的是快速文化。
**原文有翻譯錯誤,感謝ptt大神scape指正,以下為修正後版本,未來我會更小心謹慎:
舉例來說,傳統車廠當發現問題,反應是找出錯誤的來源,例如找到該負責的人員或供應商哪邊出錯,緊接而來就是一連串的政治性會議,並一路在組織內層層往上追究。
但特斯拉做事的方式則是什麼事情都很快、所有程序都是用價值來驅動,並在扁平化的架構內以最大化授權來快速做決定。
以上還不算負面,但接下來的例子就可以說明為何這種文化會導致特斯拉屢屢在車輛品質上出包。
錢恩認為,馬斯克並不把公差或組裝問題看做真正的問題,因為馬斯克相信客戶會為了趕快開到特斯拉而忽略這些品質上的缺失。
當錢恩與馬斯克溝通關於車輛長期耐用度的檢測工程時,他曾反映工程師需要半年的時間來針對車輛進行百萬公里品質測試,藉以找出需要改進的環節並加以修正。他強調,這並非過分的要求,因為德國車廠通常會花二年與至少 1 千萬公里的檢測才會推出新車,但最終馬斯克回絕了他的建議。
他倆的對話內容大概是這樣:
老馬:「沒問題,去做吧,但新車發表的時程可不能因此延誤。」
錢恩:「可是老闆,這樣車子可能會在量產之後就面臨修正的問題啊!」
老馬:「我知道,如果真的有必要的話,之後再改。」
錢恩:「啊...就算之後可能要召回車子也沒關係嗎?」
老馬:「是的,其他問題就靠 OTA 軟體更新解決吧!」
上述對話已經說明了特斯拉是如何在品管和時效之間作抉擇,而許多妥善率的問題也來自於此。
不過,錢恩也坦承,特斯拉這樣的作法當然是很冒險,但如此快速和效率的展現,某種程度上也幫助特斯拉在車界競爭中更有優勢。
以上就是來自一名特斯拉前任高層的心聲,很真實,但毫不意外,因為不用他爆料,大家也都猜得到特斯拉就是因為自己獨有的行事作風才有今日局面,包括良好的銷量以及不好的品質名聲。
至於「首批特斯拉問題多」這件事情,過去 Model 3 是如此,現在 Model Y 看來也按照一樣的曲線在進展 (你看看現在的帳篷產線就知道了),特斯拉的製車品質都是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提升,在意品質就別去搶首批,因為晚一點出廠的特斯拉,除了妥善率會提升,常常連性能、配備都更好。
說到最後,已經不知道該哭還是笑,台灣其實比較沒有這類問題,因為我們也沒有首批可以買啊 XD
> 消息來源:electrek
延伸閱讀
⚡如果喜歡我們的報導,您可以透過追蹤我們獲得更多資訊!🙆♀
但當其他車廠技術跟上後.消費者不是傻瓜.在忠誠也是會買有品質的
也可以說
目前也有一些有興趣的準買家就因為品管疑慮而不跳坑
再給特斯拉五年或十年看看吧
但問題是,馬老大不覺得這些是問題 XD
改天重大缺失出現後就直接通通吐出來
這句話真的讓我忍不住笑出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