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首席設計師 Franz von Holzhausen 今天在中國有一場 線上對話活動,會中透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例如沒有鷹翼門的 Model X、如何讓 Model 3 不退流行、Cybertruck 如此張狂的靈感來源等,以下就彙整重點,來聽聽這位一手操刀特斯拉車型設計的鬼才怎麼說? 關於 Cybertruck Franz:在 Cybertruck 上我們遇到了各種挑戰,美國皮卡市場有很多優秀的產品,我們希望做好一輛電動皮卡,也明瞭真正打進這市場並不簡單。但是,市面上的皮卡長得都很類似,幾十年來沒有什麼變化,因此我們覺得機會在於打破既有範疇、不跟著現在皮卡的樣子走。 我們覺得皮卡外面的塗層不能脆弱,因為皮卡使用環境非常複雜,於是就想到了外骨骼結構以及不銹鋼的材料,並開始思考如何用最最簡單的外觀去實現。我們也去看了其他車,甚至包括戰鬥機,這些都成了我們的靈感來源。 馬斯克:Cybertruck 將在2021 年底上市交車,量產車型比當初發表會看到的更棒 特斯拉科幻皮卡Cybertruck 更新版預計一個月後公布 我們得從其他地方尋找靈感和造型才能用上這種材料,同時不犧牲其他功能。Cybertruck 開始設計並沒有專門針對某一市場,但美國市場肯定是最大的,但我們也考慮了一些特色能不能在全球市場都用上。 關於 Model 3 Franz:在構思 Model 3 時,我們在思考未來的趨勢是什麼?自動駕駛會越來越流行,很多傳統的設計會很快看起來就比較老舊,但在 Model 3 身上,特斯拉希望給你永不過時的設計,並能讓車主注意到車內的娛樂系統,如此一來在車內與螢幕的互動體驗會比較明顯,其它的內裝飾件就刻意做的不明顯。 另外比較重要的是,我們在內飾中沒有用到動物的皮革,這使 Model 3 看起來非常獨一無二。 特斯拉首席設計師分享 6 個Model 3 幕後設計理念:原來你的暢銷電動車是這樣來的?! Model 3 時速 160 公里飆撞斷二截!輪胎電池四處噴飛,駕駛下車安然無恙 關於 Model X Franz:Model X 的鷹翼門最初來自我和馬斯克的討論,如何能夠讓第二、第三排乘客輕鬆上下車。當初有二個解決方案,一個是滑門,但是滑門開啟後的空間仍不夠大,效率不夠高;另一個是鷹翼門,鷹翼門甚至比滑門佔用的空間更少,而且開的空間更大,還能從前後都能直接上下車。 當然,鷹翼門開啟的時候非常的酷,我覺得這個設計還是很成功的。 Model X / S 改款傳言再起:明年初新款準備亮相? 特斯拉神秘「鈀」計畫曝光!Model X 與Model S 改款升級 關於 Model S Franz:Model S 在開發原型的時候,按照原型的樣子是無法量產的,包括像門把手之類的創意,都是設計師和工程師一起做出來的。 這是特斯拉做的非常好的一點,就是跨學科、跨部門的合作,設計師需要有工程思維,工程師也需要有設計概念,我們非常以問題為導向,以社群而非個人來尋找解決方案;我們不提倡孤島思維,到了一個時間節點,設計上看起來不錯,但工程面無法落地,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一起解決問題。 我自己認為設計和藝術是有差別的,藝術非常個人化,不需要解決問題,設計是需要需要解決問題,但加入審美和藝術的元素,這些全部都需要讓用戶感受到。 里程超過23 萬的五年Model S 還有多少電池健康度?車主實測告訴你 行駛里程增加51%!特斯拉這八年來是如何提升電動車續航力的 ... 關於自動駕駛 Franz:自動駕駛就有點像當年我們從使用馬車轉變到使用汽車的時候,大家都不敢相信可以不用馬車了,但是馬上就能看到汽車在效率上的提升。我們正在轉向一個龐大的非常令人激動的新機遇。現在車裡自動駕駛的成份已經越來越多了,我認為這也會改變汽車內飾的設計,因為當坐飛機和火車時,你不會在意飛行員是誰,而內飾的設計與功能會更多的關係到你在沒有開車時的行為。 特斯拉FSD 全自動輔助駕駛漲價延期,訂閱制月租方案明年才會推出 特斯拉FSD beta 二週內啟動更大範圍測試,但很可能仍是美國優先 特斯拉的設計理念 Franz:特斯拉的設計理念是打造「非常偉大的產品」,「非常想讓你購買的產品」,「非常對人有啟發的產品」。某些時候,你難以形容為什麼有些東西對你有吸引力,我們就是想做這樣的產品,我覺得我們在這方面是很成功的,特別是第一輪產品。 我們也把工程上的第一性原則用在了我們的設計上,我認為好的設計是讓你看不到、難以形容的,能夠解決問題。 像 Model S、X、Y,你可以看到有相似的地方,這是我們有意為之的,車就是要有高效率和漂亮,可以達到更高的行駛里程,電耗成本也可以降低,我們希望「效率」能在我們所有產品上實踐, 我們沒有什麼必須的原則,Cybertruck 就非常獨特,打破了很多設計原則,我們就是希望高效和漂亮。 特斯拉小型掀背電動車有譜!馬斯克:由柏林設計應該是個好主意 特斯拉結構化電池與車體合而為一!車身減少370 個零件 看完設計首席的分享,你覺得在他操刀之下的特斯拉電動車,究竟有沒有符合他說的高效率又漂亮呢?
DDCoins 說明